什么是定位评估?

填写定位评估后,中英网老师将对您进行个性化的分析。我们承诺,24小时内,我们的老师会将专业的意见给到您。

51offer免费留学申请智能平台
点击获取免费申请
  • 100%真免费,无押金

    申请服务100%不收费、无押金,否则赔偿10000元人民币。
  • 100%教育部认可学校

    可申请的学校100%为中国教育部认证的学校
  • 100%透明

    100%申请信息透明,100% offer学生可索取
立即开始免费留学申请

查看最新留学文章您的位置: 中英网UKER.net > 留学资讯 > 英国生活 > 在英生活 > 圣安德鲁斯大学交换心得

圣安德鲁斯大学交换心得

中英网  www.uker.net  2014-05-16    编辑: Hely

编者按:有时候,当你长期待在一个环境时,可能会忙忙碌碌毫无方向,或者困在别人的看法里,有时候,需要放慢脚步,感受生活,寻找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有时候,当你长期待在一个环境时,可能会忙忙碌碌毫无方向,或者困在别人的看法里,有时候,需要放慢脚步,感受生活,寻找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当我在最后一刻挥别父母,登上飞机的时候,我仍在质疑自己远赴英国交换一个学期的决定是否正确。而今日,当做在电脑前敲下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受时,我却已经拥有了与以前不同的心境,一种重新审视过去生活之后对未来生活更明确了目标的心境。

十二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当第一次踏上英国这片神奇的国度时,心中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反而是各种各样不安的情绪:我担心自己的英语会被奇怪的苏格兰口音打击的一败涂地,我担心自己能不能适应全新的环境,我担心自己能不能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生活永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为了让新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学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新生周”活动,无论学校的官方组织,还是学生社团,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迎新活动,让新生结识更多的朋友,更加了解学校,以便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我来说,“新生周”让我结识了在一学期的交换生活中对我学习和生活帮助最大的朋友,也让我开始逐渐了解这个学校,这个小镇。

在新生周之后,交换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学习生活便开始了。与人大不同的是,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大三的交换学生只能选择两门课,每一节课一周有一节的lecture (老师授课)和一节 seminar (研讨会),每节课的时长为一小时。其中lecture的形式与人大相同,而研讨会则是由7-10名不等的学生组成小组针对教授在课程大纲上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在研讨会之前需要阅读大量的指定书目,以为研讨会的讨论做好准备。

虽然圣安的课程数量比在人大的时候少了许多,但是在学习压力却一点也不比人大轻松。由于为全英文授课,再加上教学方式的完全不同,一开始我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埋头于各种各样的书本和论文之间,上课的时候在经过老师同意后拿着录音笔录下每堂课程的内容回去反复听。虽然每天图书馆、教学楼、宿舍的“三点一线”生活让我恍惚回到了高中时代,但是圣安德鲁斯大学这种“小而精”的教学方式,让我受益颇丰。尤其是圣安拥有名列全英国前列的教师与学生的高比例,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充分的沟通机会:在国内,我从未想象过自己可以被老师邀请到办公室一起吃东西聊天;我也从未想象老师就像朋友一样随意地坐在桌子上给我们讲课,随时的启发式发问,随时的鼓励,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少了一份距离感。从一开始不敢在研讨会上发言,害怕被周围的同学嘲笑,再到最后积极地参与讨论,在大家面前自如的做课堂发表,我总能听到来自教授鼓励的声音。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我看到老师在我的论文反馈一栏写着对我的论文给予的肯定,当时觉得自己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所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名校,圣安德鲁斯大学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设施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作为一名交换生,也是第一批来圣安德鲁斯交换的人大学生,我曾经觉得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不过在圣安的日子里,每一步都有学校的老师、同学为你提供服务,排忧解难,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的,他们都会认真的倾听你的问题,尽可能的为你解决。从各种宿舍安全指南,到极富特色的“nighline" 夜晚倾诉热线,再到怎样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设施,考试前的复习指南等,圣安都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校园的环境中。

当然,交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体验当地生活,参加学生活动。而圣安德鲁斯大学和人民大学一样,也有各式各样的活动,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选择你最喜欢的然后enjoy it。从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到学校举办的“百团大战”,从和同学一起到苏格兰高地游玩再到参加我最喜爱的模联活动,生活因为这些活动变得不再单调。而对于我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加入了学校的“Befriending Scheme",一个与当地的家庭结对子的活动。在结对子的家庭里,认识了一对非常和蔼的老夫妇,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第一次到当地的家里人做客、第一次做馅饼、第一次在国外度过圣诞节……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我不再感到孤单,也认识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朋友。

曾经听当地人说,如果你在这生活久了,你会觉得整个世界只有两种颜色:蓝色和绿色。圣安的确是一个景色迷人又充满温情的小镇:这个在地图上几乎可以被忽略的小镇只有一万多人口,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大学生,可以说,圣安德鲁斯就是一个“大学城”,走在镇上处处都是大学的影子:教学楼,实验室,学生活动场所。除学生外,这里居住的基本上是来养老的英国老人,毗邻北海的圣安德鲁斯小镇,和丹麦隔海相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治安良好,非常适合居住。走在圣安的街上,你可以看到急急忙忙赶着上课的学生,也可以看到颤颤巍巍,相互扶持的老夫妇。走在小镇的街道上,哥特式的建筑高耸在蓝天白云下,从古老的钟楼里传来的钟声伴随着海鸥的声音迎接每一天的潮起潮落。当每一天迎着夕阳从教室沿着海滩走回宿舍时,我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目送着夕阳落下海平面,听海浪轻轻拍打海滩的声音,看老人们牵着小狗在沙滩上悠闲地散步,感叹生活竟然可以这样的悠然自得。

可能,在圣安的每一天生活只是在图书馆的一个小角落忙着写了一天的论文,也可能只是在志愿者活动中忙了一下午,也可能只是漫步在街道上以微笑回应着陌生人投来的微笑,但是我却能感受到自己能够真真正正静下心来,抛开以往浮躁的心态,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这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是在大学两年来从未体会过的。感谢,能够拥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还会重新拜访这个美丽的小镇,回忆这段美好的经历……

学在圣安——再过语言关,拿下课堂

初到圣安学习,我很容易就感受到了英国大学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然而阻碍我,也是许多中国学生尽快融入英国课堂的,并不是这迥异的教学模式,而是语言。虽然出国学习的同学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都有符合外国学校要求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绩,有些同学甚至在这些语言考试中还取得了很高的分数,但是一旦身处国外校园,参与到严谨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发现语言问题渗透在听、说、读写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在国外学习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语言问题。我本人就经历并最终尽力解决了其中的一些。

首先,老师在课堂授课时的语速比托福雅思考试的听力语速快很多,而且一堂课要持续一个小时,能够做到听懂并恰当理解课堂内容的要点、做好基本完整的笔记是非常困难的。我在最初的几次课中常常不能在快语速的环境中一直保持高度集中,时间稍长就会觉得力不从心,虽然努力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也不免偶尔走神。至于记好笔记更是困难重重,听课与写字常常不能同时做好,记下了这一句就漏掉了下一句,而且笔记凌乱不堪,常常在课后整理时连自己都想不起来当初是什么意思。这样无疑极大地降低了听课的效果,我也对此心急如焚。

其次,由于英国没有统一的、像中国的普通话一样的”标准英语”,而且学校老师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大量外籍老师,所以不同老师的发音五花八门。中国学生从小受的多是美音听力训练,听英音本来就有一定困难,再加上不同授课人的各种口音,完全听懂老师的意思有时变得难上加难。我的一个老师就是保加利亚裔,起初听懂她在说什么特别困难,只好在当她说的内容和PPT上的内容重合时,才对照文字熟悉她的发音。当然经过几周的“听力训练”式上课,我彻底熟悉了Pia老师的一些特殊发音,于是她的课也慢慢变得易懂起来。

语言的问题也体现在讨论课上。一方面,与讲座课不同,讨论课的规模更小(一个班被分成两组,一组有10个人左右),气氛也更轻松活泼(通常在老师的办公室进行,老师与学生坐成一圈,大家畅所欲言)。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知识讲授的密集程度和课堂节奏都明显降了下来,然而这种大众参与的更加随意的场合则首先对我们的语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语言上的挑战在Anderson教授的课程中特别明显:在讲座课上,由于形式更正式一些,教授的声音往往很洪亮,发音也相对清晰,但是一旦到了讨论课,教授便一改讲座课一本正经的模样,和学生们开起了玩笑,语速也变得轻快活泼——于是在其他同学因为教授的幽默而忍俊不禁时,我却瞪着眼睛不知所云。在讨论课上,每个同学都被要求积极参与到有关问题的讨论中,然而各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发音五花八门,听懂他们的论点常常变得很困难,所以适当地加以回应甚至反驳对我来说又成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

每周课后的阅读也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学期初下发的课程指南上已经列出了每一讲结束后的阅读清单,内容均针对当周课堂,包括书籍(具体到某本书的某一章)、论文或者评论文章,大约20多条。偶尔老师也会在课后发邮件推荐一两篇补充的文章(往往来自国际顶尖期刊,而且时间非常新,但理解起来难度不大)或者在讨论课上分发最新的有关新闻报道。初次用英语进行真正地课程学习,我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无疑是欠缺的,再加上词汇量本身的不足,第一次读书时一上午竟只完成了6页(一本书的一章大约在30页左右,甚至一篇论文也有20多页的篇幅)!于是虽然一周只有两门课,上课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四个小时,在最初的几周里我除了吃饭睡觉和必要的活动之外,还是把全部的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上。

写作堪称是课程学习的核心部分,几乎每一门课的考查都是由期中短文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的,各占50%。平时课堂上的听课、讨论交流和课后阅读最终都要落实在学术写作上,这对于听、说、读尚且没有完全达到英国大学要求的我来说,是又一个新的挑战。与我以前写的论文有所不同,期中短文并不是任意选题,而是有老师推荐的选题清单,就写在在学期一开始就下发的课程指南中(十几个题目选其中的一个来写,长度5000词)。与此同时,课程指南还清晰地给出了短文的评分标准和关于学术道德方面的提示。通过询问周围的同学,我了解到虽然没有在课程指南中明确指出,但是高分短文对文献的引用量也是有不成文的要求的,即平均每1000词有4个引用,这样的话5000词的短文就需要引用20条左右的文献,如果按平均读2条文献能够有效引用其中一条的话,阅读量也已经达到了40条文献左右——这样的阅读量在国内的课程论文写作中无疑是“天文数字”,而这仅仅是两篇短文中的一篇。除了短文的选题方式与内容充实度不同之外,对论文结构与行文思路的要求也完全是西方式的。我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一直不够满意:由于语言的原因,查找文献变得极其困难;对知识的关注留于弄清其本身的意思,几乎没有余力进行批判性思考;推理论证也缺乏西方式的严密性,有时虽然心里明白,也很难找到确切的词汇进行准确的表意。

总之,语言水平本身的不足(听力、口语表达)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课堂效率低、不能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从学期一开始就深深地困扰着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在学业上的自信心。然而我几乎在接下来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都在探索、总结和尝试各种能够帮助我提高语言水平、解决课堂问题的方法,经过经久不息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一些令我自己满意的成效。

在第一次讲座课发现自己只能听懂50%的内容之后,我便在课后找到Anderson教授反映了这一问题,并且征得他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录音,以便回家后再反复重听。Pia老师语速相对较慢但是发音偶尔不准确,于是我重点关注了她说的与PPT上重合的内容,通过对照文字熟悉她的发音,几周下来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针对记笔记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方面,我争取在课后尽快把笔记整理出来,以免时间长了会忘记;另一方面,我在第一堂课就和班里同学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找到了一两个愿意在学习上向我提供任何帮助的同学,这样有没有记下的笔记或者不懂的问题都能去问她们。当然,在英国的四个多月里,练习听力一直是我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我开始在网上找各种电影、肥皂剧来看,尽量和外国人呆在一起,引导他们打开话匣子,在一旁聚精汇神地努力听懂他们的每一个单词。无论是在讲座课还是讨论课上,我每次都坐在第一排或者离老师最近的位置,以便听得更清楚。

在个人努力之外,我一直不惮于向老师坦露自己的各种问题,也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大量热心的帮助,其中给我帮助最多的当属Anderson教授。从第一节课向他反映我的听课问题起,Anderson教授就成为了我的学习兼心理导师。在开始的几周里,每次讨论课结束后我都会和他谈谈我近一周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感受,往往一说就是半个多小时,而他作为国关学院的院长,事务繁忙,却从来没有因此对我有任何的怠慢。教授了解到我的阅读速度问题,便安慰我说他在读俄语文献时也有同感,所以不用太焦虑;他还每周帮我圈点出20多条参考书目中最最重点的必读部分,让我争取在下次讨论之前能够读完。在讨论课的presentation安排上,他也特地把我排在最后一个,使我不至于在一开学就陷于仓促准备中。在写短文作业前,Anderson教授还特地叮嘱我先写一个提纲给他,以免逻辑上出现大的纰漏。教授还把学院有关中国问题的研讨会信息转发给我,约我一起去听。Pia老师则在研究方法上给了我很多启发,她不仅手把手地教会我快速搜索大量文献的技巧,而且还把自己的藏书借给我用于短文写作。

圣安的支持机构也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这些机构提供的课程往往对我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ELT(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是对外国学生来说最有用的语言支持机构,不仅每天都提供针对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免费培训课程,还提供免费的论文批改服务,在提交作业之前把文章送到ELT,那里的老师会帮助修改一些明显的语言和行文错误。我参加了ELT的学术写作培训,语言专家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给学生们如何进行同义改写、如何正确引用、如何使例子对论点的支持更有力等等,对我英语学术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还有一个支持机构叫CAPOD,也是提供各种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服务,但是重点主要在学习方法而不是语言训练上。CAPOD有很多学习方法讲座,其中就包括如何有效率地听课和如何记好笔记,理科生还可以在CAPOD接受数学指导。

一个学期的时间就在这沮丧挣扎努力进步的混沌中极慢又极快地过去了,回顾起来,适应的过程是极其极其辛苦的,但也是非常历练人的。四个多月里,经历课堂从半懂到大半懂的煎熬,挣扎着在讨论课上一次次发言和回答问题,或在图书馆搜寻或在家中苦读,打印室跑了一趟又一趟,复印卡上的钱充了一次又一次,早七点到晚一点连续十多天地赶写论文,蹩脚的英文与中文之间的来回折腾……我从头至尾从未觉得自己真正地做好过什么,因而始终对自己苛刻着,甚至在学期结束停下来回顾之前几乎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进步——听力不知不觉中已不再是大问题,课堂参与更加积极,阅读速度更是突飞猛进,现在再训练GRE写作时才发现一切都是小菜一碟。

更多英国留学生活信息,请关注http://life.uker.net/;更多英国签证信息,请关注http://visa.uker.net/

相关学校:圣安德鲁斯大学  

英国留学必备下载
51offer-让留学更简单
中英网留学申请平台
院校信息全面真实,院校动态及时推送
最新留学资讯查看,申请流程清晰明了

申请宝典

2018版
英国留学申请全教程

签证宝典

2018版
手把手教你如何拿到英国签证

看看我能申请哪些学校

基于背景相似的申请案例,为你计算出最佳的选校方案 马上获取选校方案

本文章所提到相关学校

我们的网站: 51offer51offer 中英网UKER.net中英网 中美网USAer.net中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