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的留英经历 让我最终成为一名“出国党”
中英网 www.uker.net 2015-10-07 来源: 转载 编辑: Alice
马上就要18岁了,是浩浩荡荡的“出国党”中的一员。最想收到的成年的礼物,必须是美国排名前30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因为这是我奋斗多年所追求的梦想。而当我反观自己过去的求学之路,我发现这个执着的念想开始于小学时那三个月的英国交换生经历。
当时我在苏州外国语学校读六年级,正逢学校第一年兴办出国交流项目。经过笔试、面试的选拔,我有幸成为了第一批的赴英交流生。也许当年懵懂气盛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一次“离家留学”竟然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变。
我们一行小学生就怀着对新环境的强烈好奇的和对家人的稍许不舍,飞往了英国。目的地:格洛斯特郡 (Gloucestershire)的小镇温什科姆(Winchcombe);对口学校:Winchcombe School,一所由国家直接公办的中学。

在英国公立中学的课堂上
第一次尝试分级阅读
一下飞机,我们就受到了Winchcombe School的代表老师的热烈欢迎。来接机的老师叫Karen,是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随后负责了我们整个行程的指导)。所以,我们到英国的第一站就是学校阅览室。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学好英语的秘诀——读书。
那是我第一次体验分级阅读,并从中大大收益。书架上所有的书都被按照难度分成了不同的级别,并且每本书上都有标签。老师先按照我们的英语测试水平,给我们每个人定好初始级别,然后就可以在这个级别里任意挑选书籍了!
每读完一本书之后,都要在电脑上完成一个“小测试”,考察内容涉及故事梗概和词汇。顺利通过测试之后,就可以继续升级。
还记得去之前,痴迷哈利波特的我辛辛苦苦地啃原著,而经过三个月的阅读培训,再拿起那几本看不下去的原著就轻松许多了。
同时,为了尽快跟进上课所需的用语,我们的中国带队老师也会给我们发单词表。每周都会有好几次默写,晨默的早晨实在不好熬。不过现在想来,还好在环境所迫下完成了那一轮词汇积累,让我们的听课效率和写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在口语方面,更是突飞猛进。我们全天除了早上有中国老师领队上早课,其他时间全都是全英文环境浸泡。
课内,我们的英国同学同桌总会耐心地给我们解释科学课术语,帮助我们跟上老师的进度。课外,我们从乐高玩具聊到中式料理,从怎么养豚鼠聊到怎么吹葫芦丝,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语表达。到后来,我们同行的中国学生也开始习惯直接用英文交流了,就这样逐渐融入了那个大家庭。

餐桌上,小伙伴们一本正经地学习起英式就餐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