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戈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伦敦金融城里逛老集
中英网 www.uker.net 2013-12-08 编辑: Alan
从“猪巷”到“衬裙巷”
知道这个热闹非凡的周日集市的名字,是10月8日那天在每天上下学必经之地发现的一块约2米高的方向指示牌,上面写着“Petticoat Lane Market”(衬裙巷集市)。
出于由来已久的好奇心,我决定走进集市去探访几百年来这个巷子中所经历过的故事。“市场调研”便从路口的第一个摊铺开始。
摊主叫John,卖的是皮革钱包,8镑一个,价格上标注“半价销售”。John说,同样的钱包如果在店铺里,价格便是十几镑。
别看集市中的小商品可以用“廉价”来形容,可是对于爱淘宝的顾客和游人来说,能够遇到“价廉物美”的东西想必绝对能够为周末的收获增色不少。
乐呵呵的John说,集市约有1200个摊位,而他这第一个摊子,刚进集市的人们通常只是拿起东西来摸摸看看,不会立刻就买,因为人们都会想前面有更好的,买的多的是逛完集市做过比较返程的客人。
他告诉我,这条巷子之所以叫Petticoat Lane(衬裙巷),是源于一直流传着的一个笑话:以前这条街上全是二手服装店的时候,有人会在街的这一头偷别人的衬裙,然后某一天那个人会发现他买回家的衬裙正是原先自己的那一条……
这块标牌不仅是地标,更意味着Petticoat Lane Market已经成为伦敦的百年景点,对游人免费开放
后来,阅读到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发现,这条巷子在600年前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猪巷”(“Hogs Lane”)。原因是,15世纪都铎时代的这条街,两旁没有围墙,都是灌木丛和榆树,面包师傅们把自己的猪放养在巷子里,所以就有了“Hogs Lane”的说法。
到了16世纪末,房屋旁都建起了围墙,街道看起来不再有乡村感觉。1608年,这条巷子开始变成商业区域,人们在这里操办旧货市场和二手服装店,名字也便改成了“Petticoat Lane”,就是摊主John所说的,那个可能买回的“衬裙”是自己被偷的那条的地方。
当时西班牙代表就住在巷子里,由此也引来了许多西班牙人的落户,那是在英格兰君主詹姆斯一世统治期间(1603-1625年) ;而1665年的“伦敦大瘟疫”的严重影响,超过10万人受到感染后死亡,整个伦敦失去了五分之一的人口。
直到17世纪后期,逃离迫害的 法国新教徒中的胡格诺派定居在这个区域,开始组织工人进行服装、染印。
18世纪中期,被居民和纺织工人扩宽了的“衬裙巷”成为了英国服装生产的中心,1830年代被标以“Middlesex Street”。1936年议会的法案正式命名其为“Petticoat Lane Market”,直到2013年10月8日,在街头为其树立景点标示牌。
现在的每个周日,“衬裙巷”的集市仍在活跃着,买卖各种小商品,家居用品,以及皮革服饰,两个半世纪多的市场活动已经使它成为整个英国留存的最为古老的集市之一,俨然一个历史的“现在进行时”。
“衬裙巷”的第一个摊主说笑道:以前这条巷子里,有人会发现自己买到手的衬裙,正是以前被偷的那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