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记:志愿者眼中的残奥会
中英网 www.uker.net 2012-08-28 来源: BBC 编辑: lina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残奥会的英文叫Paralympics,刚开始念会有些拗口,但在接下去的十几天时间里,这个单词会被无数次提及。
Para是一个前缀,在英文里有“附属、相似”的意思,Para和Olympics 结合就成了所谓的“残奥会”,其实中文翻译略欠妥,它的愿意里根本没有着重在“残疾人”上,而是以一种平等的人性角度看待同样一种奥林匹克盛世。
我认为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体现:其实残疾人和我们无差异,只是在身体素质和表现能力上和我们略有差距,他们理应和正常人受到同等的待遇和权利。除此以外,比赛质量有降低吗?运动员水平有降低吗?赛事等级有降低吗?
没有,统统没有,所以,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忽略这样一场同样精彩的赛事,反而应该更加关注,给予更多的支持,因为这些运动员们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真正不是为了荣誉而战,而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两周前,当我完成了在温布尔登的奥运志愿者任务。
重读“奥林匹克精神”
方才提到了奥林匹克精神,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误解。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往往是“更高、更快、更强”。而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常年来我们陷入一种既定的模式,苦练多年不就是为了去比赛么?比赛不就是为了赢得冠军么?冠军不就意味着荣誉么?
这样的质疑没有答案,答案需要运动员用一辈子的时间问问自己的心,摸着已得着的奖牌,贴在胸口好好默想:我享受过体育带来的快乐吗? 我相信残奥会会是更加轻松、欢乐、欢笑泪水交杂的一次盛会,所有运动员真正享受残缺的身体带来的完整的快乐。
